Sunday, April 29, 2001

教會與革新 (陳德修牧師)

最近讀到一則很有意義的文章(“A House of Change”, 作者Alan Nelson, Rev.雙月刊, 2001年3-4月號),說到教會是改變生命、家庭、甚至社會的群體,但很奇怪地,在教會內推行改革,卻不是容易的事,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數點:
1. 在歷史上,教會是優良傳統的「監護人」:教會不單保持屬靈的傳統,題醒信徒(甚至非信徒)屬靈生活的重要;也保持價值觀和道德的傳統,防止社會急速腐敗。但因此而容易犯上守舊的毛病。
2. 教會是愛心的群體:社會上一般的機構,如果領袖要推行改革,往往可以大刀闊斧,淘汰落後者,視心靈創傷為次要。但教會卻不能(也不應)這樣,當改革使部份肢體傷痛時,情況便會十分複雜。教會改革的果效有時難以量度:信主洗禮的人數可以量度,但靈性長進,心靈平安的程度則不易量度;如果改革是關乎質而不關乎量,推行時便較難從果效方面產生說服力。
4. 有領導改革恩賜的牧者不多:根據一項調查,認為自己有領袖恩賜的牧者只有百分之五,很多牧者長於牧養,不長於改革;改革帶來的壓力、工作量、和要面對的反對,使很多牧者卻步不前。
在這種種的因素下,難怪不少教會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如果我們轉移眼光,不先看難處,又會發覺教會其實是推行改革的最佳群體:
1. 聖靈是教會動力的來源:聖靈是活潑的,是創新的,當教會跟從聖靈的帶領,又尋求祂的力量時,必能得到祂的幫助,勝過上述各項的困難。
2. 教會有崇高的目標:這是主自己所訂的目標,要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太28:19),將小種子培育成大樹,影響世界(太13:32)。有這目標和它所連帶的應許,我們大可放膽面對社會和文化的浪潮,持守不變的原則,改革做事的方式,使教會更有效地完成她的使命。
3. 教會是一家人:雖然某些改革會帶來張力,甚至引起不愉快或者傷痛,但始終血濃於水,家人對家庭的委身,最後將能超越改革所掀起的波浪。
4. 教會是信心的群體:改革需要信心,一般團體把它們的信心建立在強有力的領袖上和有利的環境因素上,但教會的信心是建立在上帝的恩典和能力上,所以就更有盼望。
在下主日的週刊文章,周君善牧師將會向大家介紹第三堂崇拜的一些改革,但願這些改革蒙主使用,幫助教會更加增長。

Sunday, April 22, 2001

死刑 (鄺偉傑傳道)

在五月十六日早上七時,於九五年炸毀奧克拉何馬市政府大樓的重犯Timothy J. McVeigh,會在印第安納城郊Terre Hante市接受死刑。這是聯邦政府近四十年以來第一次執行死刑,傳媒極為關注此事,已有1300名記者向當局登記,並有大批示威群眾計劃舉行示威行動。所有酒店及旅館房間亦已爆滿。示威群眾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支持死刑及反對死刑兩方面。

對於死刑這問題,基督教內亦有支持及反對的呼聲,支持者以舊約聖經准許死刑為基礎,亦以羅馬書十三章四節為支持,保羅在該段經文勸喻作惡的人應懼怕政權,因為地上的政府「不是空空地佩劍,他是神的用人,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反對的聲音亦不乏聖經支持,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愛我們的敵人,不可以惡報惡,他們亦以道德倫理為論據,指出刑罰其中一個目的是去讓壞人改正過來,以死刑作為懲罰會抹煞犯嚴重罪行的人改過自身的機會。

綜合各方立埸,聖經是容許死刑,但不是必須有死刑。地上的政府必須十分審慎施行,現時美國的施法制度並不是毫無漏洞,較前就有DNA檢驗證實錯判犯人的例子,我們沒可能承擔把無辜者送上斷頭臺的責任,死刑雖然有阻嚇作用,但其他刑法亦有同樣效果,有傷害他人傾向的嚴重罪犯可把他們終身監禁。就今次執行死刑,有一點令我個人感到不安,就是很多遇害者親屬都以得見 McVeigh 遭處決為快,以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去平息忿怒及醫治內心創傷是否合宜呢?這的確值得思想!
聖經是尊重生命的,而我個人對於死刑的立場為可免則免。

Sunday, April 15, 2001

復活與危機感 (陳德修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17-19說:「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裏。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這是一個很大膽的宣告,因為他把我們信仰的價值,連繫在基督復活的歷史性上;如果人可以推翻耶穌復活的事實,便可以推翻基督教存在的價值。
聰明的宗教家,已學會了將他們的宗教和歷史分開,以保障其教義的內容。例如佛教典籍繁多,從現代原文批判的標準來看,可算良莠不齊,大部份是否「佛說」,很成問題(現存最早的佛經在釋迦歿後五百年才成文)所載歷史事實也難以稽考;但佛教重悟與空,文字和故事只是一個工具,功用在乎助人渡至被岸,內容不必執著,甚至可有可無。另一例子是耶和華見証人,其創立人羅素屢次涉及官司,誠信頗有問題,但其後人對此閉口不題,而且更設法將注意力轉至後期的教義而非發展的歷史上。
保羅如果沒有親眼見過復活的主,而只是一個別有用心的宗教推廣者,就一定不會將福音的存在意義建立在耶穌復活的歷史事實上,以免「樹倒猢猻散」。在林前14:6,他更指出有多至五百位弟兄看到復活的主,言下之意,是真金不怕火,如果有人要求証,大可明查暗訪,找他們對質,判斷是否口供一致。其他的使徒如彼得、雅各,由怕死逃跑轉變成放膽講道,視死如歸,也是見過復活耶穌的証明。
但現代文化孕育「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要將傳統信念削弱分解;現代歷史學也盛行「修改主義」(revisionism),要將歷史記錄根據現代文化及標準重新解釋。過去兩、三週內,迎著復活節的來臨,四號電視台播出「新紀元版本」的耶穌傳,重耶穌的人性而不重祂的神性。各大期刊如「新聞週刊」及「美國及世界新聞」均以主題文章(包括封面圖畫)分析基督教發展的歷史,內容已算中肯,比起60年代美國學術界開始以諷剌基督教為風尚的潮流、和現在仍在歐洲方興未艾要將基督教解構的潮流可說是一大進步,但其中心主要還是指出基督教是一個人類信仰的運動,其興衰似乎由於歷史因素的契合,信主的人應該不亢不卑,信仰是個人的選擇,是加入大潮流的行動。
以歷史手法,解構基督信仰,去其屬靈信息的菱角,不講復活,不題審判,在這樣的信仰面前人就可得平安,因為一旦將耶穌的教訓人性化,縱然不信,後果也不嚴重,正如林前15:32所說:「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這是定意不信的人極其需要建立的平安感。
號稱二十世紀影響力最大的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其神學理論可圈可點,但當中有一點卻很有意思,他指出神的話語臨到人,並非給人安慰,相反的是要在人生命中造成危機(所以他的神學又稱危機神學),唯有因此轉向福音、得著福音,才有真正的平安。但願我們也體會到這種危機。套用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危機中帶有轉機」。

Sunday, April 8, 2001

探訪經歷 (何淑芬)

當我動手寫這篇見証集時,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八年前幾位基督徒來我家探訪的景象。當時我剛從香港帶著兩個孩子移民到此,面對生活的壓力、孤單、徬徨、無助,心靈極度空虛,終日憂慮焦急。恰在此時這幾位基督徒專程來探訪我,他們真誠的關心使我倍感親切,感動不已。過去風聞有耶穌,此時,神把祂的愛藉著探訪我的基督徒真真實實地帶到我的面前。我的心就從那時被叩開,開始願意去認識這位生命之主,不久我便決志一生跟隨祂。我的生命自此被改變。這次被探訪的經歷成為我日後在探訪事工上的主要動力。
初信不久,我就加入了探訪事工的行列。那時對福音的基本內容不大清楚,只是憑著對神的信念,帶著有限的聖經知識,背著一個「勇」字,堅定地上陣了。七年過去了,神讓我在這埸屬靈爭戰中得到很大的祝福,無論是在聖經知識的裝備上,還是對人生的體驗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在探訪的過程中常遇到各種關於信仰的問題,它激發我更好地去思考和學習。在與人分享生活的困苦、艱難時,神將祂憐憫的心放入我的心中。多年來的的探訪,有苦有樂。苦的是見到不少人仍硬著頸項不願接受神的救恩。樂的是經歷了許多神對其它人生命的帶領和改變。苦樂參半中,使我對探訪事工更加熱誠。如何把探訪工作做得更好的負擔也越來越重。過去我只是在指定的時間去探訪,而且探訪的方式多局限於對話。現在,我願意更多地參與和理解人們的需要,並實實在在地盡我所能為他們做一些我可以做的事。
半年多前,我與另一位姊妹一起探訪了一位十四歲末期癌症的女孩,她和母親都只講國語,我們的國語水平實在有限,但這並沒有令我們躊躇不前。幾次探訪後母女倆就決志信主了。被訪人的決志並不等於我們探訪事工的結束。在其後的日子裏,我們仍堅持探訪這對母女,與她們一起分擔憂慮的痛苦,一起尋求神的憐憫和醫治。時常買一些孩子愛吃的食物送去,在孩子十四歲生日那天,又為她在我家中開了一個生日會。小女孩因癌細胞的侵襲擴散,全身都疼痛,仍歡歡喜喜地來參加。看見她高興地拆開生日禮物時天真的笑容,我們的眼睛裏都滿溢了感恩的淚水。後來,她們決定回國治療,可是路費又無著落,我們得知後即與教會社關部聯絡,得允批准,幫助她們解決了返鄉的經費問題。隨後是幫助她們退租,打點雜物,托運…直至把她們送上飛機。最後我們以啟示錄21章關於新天新地的經文作為臨別贈言。女孩的姨媽目睹所發生的一切,萬分感動,她已開始定期參加勒星頓華人聖經教會的查經班活動了。在整個過程中,弟兄姊妹共同事奉的默契、配搭和齊心更讓我體會到神的同在,神的帶領和神愛的永存。
昔日耶穌從天上來到地上探訪我們,讓我們得著他的愛;願我們也能跨越教會的四堵牆,聽聽外面的呼聲,藉著探訪的事工,將神的愛和神賜的福份傾瀉給你身邊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多謝八年前來我家探訪的弟兄姊妹,更感謝神讓我在探訪的事工中有份參與,並賜我堅持為祂事奉的心和力。

Sunday, April 1, 2001

做男人真艱難呀! (周君善牧師)

楊牧谷博士幾年前寫了一本書「做人真艱難」非常的暢銷!今日的社會雖然比五十年前進步了許多,但是,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挑戰和壓力,比起我們的上一代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作為一家之主的男性,也愈來愈對自己的角色產生懷疑,不知自己往那裏去,也不知道現今的處境。
資深的婚姻和家庭治療師黃達瑩醫生指出以下是一般人對男人在家庭方面的一些批評:「不聆聽、不說話、與感情脫節、懂得做愛但不懂得愛、常發脾氣、不負責、不夠體諒、不值得信任、不會求助、被動、要佔上風、不懂得如何與人聯繫、自私、只顧玩樂、浪費時間、不懂得如何作父親等。」在工作方面,有以下的情況:「緊張、無能力、無希望、不明朗、不穩定、不安全的感覺增加、懼怕失業、要追上科技、要吸納更多的資訊等。」難怪一般的男仕比起女仕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因壓力而引發病症的男人也比女人多。據統計,男人比女人早死六年至九年,而活到一百歲的人中,只有十分一是男人。「做男人真艱難呀!」


今天男性面對的挑戰或許跟我們的上一代有些分別,因為社會、經濟、及家庭的結構都不斷在轉變。現代人生活大部分十分繁忙及緊張,愈來愈缺少個人的空間及時間。男性因著社會上或一般意識形態上所扣上的帽子,亦令男人們受著許多不必要的壓力。最典型的例子是「男人大丈夫,流血不流淚」,使許多男人仍然不容易或不敢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教會在牧養方面也看到弟兄的需要,在美國推行了好幾年的男人醒覺運動--「守諾者」(Promise Keeper)是直接針對男仕們在靈性和在家庭中的責任。華人教會方面,世界華福會去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就舉行了一個「男人宣教大會」,一共吸引了約三百位弟兄參加。我們教會也將於四月廿一日(星期六)舉行一個男人聚會(Men’s Conference),主題是「弟兄,起來罷!」盼望有更多的弟兄可以走在一起,彼此的看守、鼓勵及支持。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又一個的弟兄團契相繼出現。所以,弟兄,起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