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8, 2001

是買眼藥的时间了 (陳德修牧師)

日前黑人民權領袖傑克遜(Jesse Jackson)傳出醜聞,背著與他結婚38年的妻子,和另外一位女士生下女兒,現在已經20個月大。本來這些消息,在名人之間,無日無之,不算希奇,但此君是個「牧師」,又曾「輔導」過克林頓總統,所以引起媒體爭相報導。
在美國的基督教神職人員達45萬,其中當教會牧師的有六成以上,每年在他們中間有人跌倒犯錯,是意料之事,而情況特別受傳媒注目,也可以理解;但傑克遜的事卻特別使人難過,因為身為牧師的他似乎不覺得需要為這件醜聞接受紀律和退出自省。雖然在消息發表之後,他曾宣佈暫時放下公職,但一個星期之後,他又出現在芝加哥「講道」,隨即又到紐約主持「爭取公義」的活動。其實傑克遜早已沒有牧養教會,專心搞政治和民權,還兩次競選做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根據報導,兩年前他的家人已經發現其秘密,但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和地位,將一切仍然封密;從行政和維護機構利益的角度說,這做法或者有其意義,但從信仰的角度說,就大有問題。明顯地傑克遜很勇於饒恕自己,也明白上帝會饒恕他,但「今日犯重罪,明日感到十分難過,後日立即再擔重職」的觀念,正犯了尋求「廉價恩典」的毛病。上帝有恩典,但這恩典不是廉價的,我們領受之後需要深入的反省檢討,安靜重建,才得到恩典的真正意義。傑克遜的做法不但讓自己失去在上帝面前靜下來的機會,也給人「此事無關重要,讓我們轉個話題」的印象,倒是一向放任的傳媒比較公義,要他為牧師的名銜和公眾人物的地位付上一點責任。

更令人難過的,是他所領導組織內的一些宗教領袖,迅速表示希望傑克遜盡快復職,重掌主席。固然他們可能愛才若渴,也像傑克遜一樣勇於饒恕,但正如上述,他們並不是在幫助他而是在給他陷阱,而更重要的,教會的尺度如果和社會的水平一同江河日下,最終便毫無信息可傳,形同虛設,「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太5:13)

在啟示錄第三章,主耶穌提醒老底嘉的教會,不要被成功沖昏了頭腦,乃是要向主買眼藥擦眼睛,好讓它看是自己貧乏的光景,這個提示適用個人,也適用於教會,而且在這件事上是最合用不過了。

Sunday, January 21, 2001

「我們去做﹐你來介紹」 (本地傳道部)

福音若不往外傳﹐就不再算是福音﹐正如主耶穌論到光時說﹕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五﹕14一15>。福音傳到你我心中後﹐若就此停下來﹐便恐怕枉了向你我傳福音、關心我們的人、及主耶穌自己的心願。
陳卓明牧師早時在講道中曾提出傳福音的兩種方向﹕自發性 (Spontaneous)和策略性(Strategic)。附和其說﹐本地傳道部在策略性的傳福音事工上﹐設有三隊福音探訪隊﹐被探訪的對象分別是(1)唐人街居民﹐(2)教會新來賓﹐和(3)病人、老人(十分歡迎你來參加﹐做個專業professional傳福音者)。不要以為這些探訪隊都本於出訪「街外人」﹔相反﹐我們十分盼望能透過你的介紹﹐探訪會眾中未認識主的親朋(往往這比起接觸沒關係的人容易多了)。另外﹐我們舉辦佈道會﹐社區外展講座如醫學講座等﹔若沒有你帶同你的家人朋友到來參加﹐恐怕會座「有」虛設、門可羅雀。

為推動自發性的福音事工﹐換句話說﹐為鼓勵你我個別更積極地去傳福音﹐領我們身邊的人信主﹔本地傳道部給你內附的轉介表。倘若你希望我們的探訪隊去探望你病倒的家人、親屬或朋友﹐年長人仕、你認識歡迎家訪的人(特別是居住唐人街者)﹐請填妥表格交回本地傳道部信箱﹐以便我們跟進﹔當然最方便﹐亦是我們最盼望的﹐是你領我們的探訪隊去「打頭陣」﹕由你引領我們去﹐由我們的探訪隊開口講福音。

你可以在教會當眼處取用兩份福音刊物﹕「號角月報」和「中信」﹐並多款福音單張。除自己閱讀外﹐請取之以送贈親友。
陳德修牧師在過去的本地傳道部主日中﹐勉勵每位會友在來年均領一人信主。本地傳道部部長黃子超弟兄指出﹐波士頓華人佈道會需要每個信徒都去做傳福音的工作,這才使我們名符其實般稱為真正的「佈道會」,他希望大家一同學習和實行神這個大使命。最重要的﹐「傳福音」是我們的主向每位蒙恩的信徒所抱的心願。你願意突破自己﹐讓我們合力叫更多人聽信福音嗎﹖

Sunday, January 14, 2001

為何要發展第三堂崇拜? (周君善牧師)

中文堂今年度其中一個主要的計劃是發展第三堂崇拜。雖然說是發展第三堂崇拜,但是主要的構想是發展第二堂及第三堂的崇拜。

若單從聚會人數來看,第二堂崇拜(十一時正)每週約有380人出席,以只能容納300人的禮堂來說,約有80人需要在地下室用閉路電視的方式來做禮拜。而且,再也不能容納更多的新來賓。反觀第三堂崇拜(一時正),平均有120人出席,若以聚會人數上的發展,最少可以多容納180人。雖然下午一時並不是一個很理想的聚會時間,但仍是一個可以繼續發展的崇拜。所以,我們希望有50人從第二堂轉去第三堂聚會,而使第二堂及第三堂都有增長的空間。
早於去年,同工們曾經想過不同的方案去容納愈來愈多的新來賓。其中幾乎要付諸行動的是在十一時正多開設另一堂粵語崇拜。可是在地方上、同工人手上、及事奉人員招募上的限制,以及眼見第三堂崇拜仍有座位容納新的來賓。所以,才有發展第三堂崇拜的構思。

其實,第三堂崇拜已具相當的規模,有一個崇拜委員會計劃每一週崇拜聚會的內容,以及事奉人員的配搭;而最需要協助的是兒童照顧的事工。在早上9:15及11:00教會已有完善的兒童照顧,包括初生嬰兒及幼童的照顧,以及兒童樂園和兒童主日學的進行。所以,要發展第三堂崇拜,其中最主要的事工是加強兒童的照顧服務。現在已經開始招募人手,希望可以在七月開始建立完整的兒童照顧,除了有嬰兒及幼兒的照顧外,希望可以成立一個兒童詩班,使第三堂崇拜也能吸引更多的家長。而且,一時正的兒童照顧不但可以協助粵語堂的發展,也可以服事國語堂崇拜的家長們。

同工們都知道,我們不是只看重崇拜人數的增加,最重要是建立一間健康的教會。但是一間健康的教會,一定是一間不斷增長的教會,我們願意看到在每一個主日,有更多人願意來到聖殿中向神敬拜,以致能領受到上帝的恩典和愛。

Sunday, January 7, 2001

改用新聖餐餅 (陳德修牧師)

各位在今天領聖餐時將會發覺所用的餅由一向沿用的猶太人黃色無酵餅(Matzos)改成了白色的圓形無酵餅,這個改變,是教牧同工幾個月前經多次相討後決定推行的,主要原因如下:

1. 舊餅要由人手破開,新餅則不需這步驟。
2. 舊餅破開後大小不一,而且往往有小碎塊粉末留在盤上,新餅則大小劃一,不留碎渣。
3. 舊餅預備需時,而且難以準確數點數目;新餅則打開包裝,便可應用,每包有定數,容易數點。

其實守聖餐時用那一種餅、那一種杯不是最重要,若能反影出聖餐的意義和莊嚴,便可接受。所以不同的教會有不同的傳統:有些用餅乾,有些用麵包;有些自製大薄餅到守餐時才擘開,有些購買早就分開的現成餅;有的共用一隻杯,有的各取己杯。根據哥林多前書十一章的教導,守聖餐時最重要的,是記念主身體為我們擘開受苦(24節),流血完成了拯救的新約(25節),以致我們可以盼望祂榮耀的再來(26節),由此我們守聖餐時應該明白主犧牲的意義(27節),反省自己的行為,求主赦免醫治(28節),而且知道與其他弟兄姊妹互為肢體,所以一起同心領受(18,33節)。

從初期教會的記錄來看,當時信徒敬拜時佔中心位置的,不是講道,而是聖餐。古往今來,很多聖徒在領受聖餐時得到赦免、指引、啟發和加力,但願我們守聖餐時,留意的不是物質的杯和餅,而是主給我們的恩典和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