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5, 2001

復活與危機感 (陳德修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17-19說:「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裏。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這是一個很大膽的宣告,因為他把我們信仰的價值,連繫在基督復活的歷史性上;如果人可以推翻耶穌復活的事實,便可以推翻基督教存在的價值。
聰明的宗教家,已學會了將他們的宗教和歷史分開,以保障其教義的內容。例如佛教典籍繁多,從現代原文批判的標準來看,可算良莠不齊,大部份是否「佛說」,很成問題(現存最早的佛經在釋迦歿後五百年才成文)所載歷史事實也難以稽考;但佛教重悟與空,文字和故事只是一個工具,功用在乎助人渡至被岸,內容不必執著,甚至可有可無。另一例子是耶和華見証人,其創立人羅素屢次涉及官司,誠信頗有問題,但其後人對此閉口不題,而且更設法將注意力轉至後期的教義而非發展的歷史上。
保羅如果沒有親眼見過復活的主,而只是一個別有用心的宗教推廣者,就一定不會將福音的存在意義建立在耶穌復活的歷史事實上,以免「樹倒猢猻散」。在林前14:6,他更指出有多至五百位弟兄看到復活的主,言下之意,是真金不怕火,如果有人要求証,大可明查暗訪,找他們對質,判斷是否口供一致。其他的使徒如彼得、雅各,由怕死逃跑轉變成放膽講道,視死如歸,也是見過復活耶穌的証明。
但現代文化孕育「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要將傳統信念削弱分解;現代歷史學也盛行「修改主義」(revisionism),要將歷史記錄根據現代文化及標準重新解釋。過去兩、三週內,迎著復活節的來臨,四號電視台播出「新紀元版本」的耶穌傳,重耶穌的人性而不重祂的神性。各大期刊如「新聞週刊」及「美國及世界新聞」均以主題文章(包括封面圖畫)分析基督教發展的歷史,內容已算中肯,比起60年代美國學術界開始以諷剌基督教為風尚的潮流、和現在仍在歐洲方興未艾要將基督教解構的潮流可說是一大進步,但其中心主要還是指出基督教是一個人類信仰的運動,其興衰似乎由於歷史因素的契合,信主的人應該不亢不卑,信仰是個人的選擇,是加入大潮流的行動。
以歷史手法,解構基督信仰,去其屬靈信息的菱角,不講復活,不題審判,在這樣的信仰面前人就可得平安,因為一旦將耶穌的教訓人性化,縱然不信,後果也不嚴重,正如林前15:32所說:「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這是定意不信的人極其需要建立的平安感。
號稱二十世紀影響力最大的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其神學理論可圈可點,但當中有一點卻很有意思,他指出神的話語臨到人,並非給人安慰,相反的是要在人生命中造成危機(所以他的神學又稱危機神學),唯有因此轉向福音、得著福音,才有真正的平安。但願我們也體會到這種危機。套用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危機中帶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