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9, 2001

教會與革新 (陳德修牧師)

最近讀到一則很有意義的文章(“A House of Change”, 作者Alan Nelson, Rev.雙月刊, 2001年3-4月號),說到教會是改變生命、家庭、甚至社會的群體,但很奇怪地,在教會內推行改革,卻不是容易的事,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數點:
1. 在歷史上,教會是優良傳統的「監護人」:教會不單保持屬靈的傳統,題醒信徒(甚至非信徒)屬靈生活的重要;也保持價值觀和道德的傳統,防止社會急速腐敗。但因此而容易犯上守舊的毛病。
2. 教會是愛心的群體:社會上一般的機構,如果領袖要推行改革,往往可以大刀闊斧,淘汰落後者,視心靈創傷為次要。但教會卻不能(也不應)這樣,當改革使部份肢體傷痛時,情況便會十分複雜。教會改革的果效有時難以量度:信主洗禮的人數可以量度,但靈性長進,心靈平安的程度則不易量度;如果改革是關乎質而不關乎量,推行時便較難從果效方面產生說服力。
4. 有領導改革恩賜的牧者不多:根據一項調查,認為自己有領袖恩賜的牧者只有百分之五,很多牧者長於牧養,不長於改革;改革帶來的壓力、工作量、和要面對的反對,使很多牧者卻步不前。
在這種種的因素下,難怪不少教會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如果我們轉移眼光,不先看難處,又會發覺教會其實是推行改革的最佳群體:
1. 聖靈是教會動力的來源:聖靈是活潑的,是創新的,當教會跟從聖靈的帶領,又尋求祂的力量時,必能得到祂的幫助,勝過上述各項的困難。
2. 教會有崇高的目標:這是主自己所訂的目標,要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太28:19),將小種子培育成大樹,影響世界(太13:32)。有這目標和它所連帶的應許,我們大可放膽面對社會和文化的浪潮,持守不變的原則,改革做事的方式,使教會更有效地完成她的使命。
3. 教會是一家人:雖然某些改革會帶來張力,甚至引起不愉快或者傷痛,但始終血濃於水,家人對家庭的委身,最後將能超越改革所掀起的波浪。
4. 教會是信心的群體:改革需要信心,一般團體把它們的信心建立在強有力的領袖上和有利的環境因素上,但教會的信心是建立在上帝的恩典和能力上,所以就更有盼望。
在下主日的週刊文章,周君善牧師將會向大家介紹第三堂崇拜的一些改革,但願這些改革蒙主使用,幫助教會更加增長。

Sunday, April 22, 2001

死刑 (鄺偉傑傳道)

在五月十六日早上七時,於九五年炸毀奧克拉何馬市政府大樓的重犯Timothy J. McVeigh,會在印第安納城郊Terre Hante市接受死刑。這是聯邦政府近四十年以來第一次執行死刑,傳媒極為關注此事,已有1300名記者向當局登記,並有大批示威群眾計劃舉行示威行動。所有酒店及旅館房間亦已爆滿。示威群眾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支持死刑及反對死刑兩方面。

對於死刑這問題,基督教內亦有支持及反對的呼聲,支持者以舊約聖經准許死刑為基礎,亦以羅馬書十三章四節為支持,保羅在該段經文勸喻作惡的人應懼怕政權,因為地上的政府「不是空空地佩劍,他是神的用人,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反對的聲音亦不乏聖經支持,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愛我們的敵人,不可以惡報惡,他們亦以道德倫理為論據,指出刑罰其中一個目的是去讓壞人改正過來,以死刑作為懲罰會抹煞犯嚴重罪行的人改過自身的機會。

綜合各方立埸,聖經是容許死刑,但不是必須有死刑。地上的政府必須十分審慎施行,現時美國的施法制度並不是毫無漏洞,較前就有DNA檢驗證實錯判犯人的例子,我們沒可能承擔把無辜者送上斷頭臺的責任,死刑雖然有阻嚇作用,但其他刑法亦有同樣效果,有傷害他人傾向的嚴重罪犯可把他們終身監禁。就今次執行死刑,有一點令我個人感到不安,就是很多遇害者親屬都以得見 McVeigh 遭處決為快,以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去平息忿怒及醫治內心創傷是否合宜呢?這的確值得思想!
聖經是尊重生命的,而我個人對於死刑的立場為可免則免。

Sunday, April 15, 2001

復活與危機感 (陳德修牧師)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17-19說:「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裏。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這是一個很大膽的宣告,因為他把我們信仰的價值,連繫在基督復活的歷史性上;如果人可以推翻耶穌復活的事實,便可以推翻基督教存在的價值。
聰明的宗教家,已學會了將他們的宗教和歷史分開,以保障其教義的內容。例如佛教典籍繁多,從現代原文批判的標準來看,可算良莠不齊,大部份是否「佛說」,很成問題(現存最早的佛經在釋迦歿後五百年才成文)所載歷史事實也難以稽考;但佛教重悟與空,文字和故事只是一個工具,功用在乎助人渡至被岸,內容不必執著,甚至可有可無。另一例子是耶和華見証人,其創立人羅素屢次涉及官司,誠信頗有問題,但其後人對此閉口不題,而且更設法將注意力轉至後期的教義而非發展的歷史上。
保羅如果沒有親眼見過復活的主,而只是一個別有用心的宗教推廣者,就一定不會將福音的存在意義建立在耶穌復活的歷史事實上,以免「樹倒猢猻散」。在林前14:6,他更指出有多至五百位弟兄看到復活的主,言下之意,是真金不怕火,如果有人要求証,大可明查暗訪,找他們對質,判斷是否口供一致。其他的使徒如彼得、雅各,由怕死逃跑轉變成放膽講道,視死如歸,也是見過復活耶穌的証明。
但現代文化孕育「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要將傳統信念削弱分解;現代歷史學也盛行「修改主義」(revisionism),要將歷史記錄根據現代文化及標準重新解釋。過去兩、三週內,迎著復活節的來臨,四號電視台播出「新紀元版本」的耶穌傳,重耶穌的人性而不重祂的神性。各大期刊如「新聞週刊」及「美國及世界新聞」均以主題文章(包括封面圖畫)分析基督教發展的歷史,內容已算中肯,比起60年代美國學術界開始以諷剌基督教為風尚的潮流、和現在仍在歐洲方興未艾要將基督教解構的潮流可說是一大進步,但其中心主要還是指出基督教是一個人類信仰的運動,其興衰似乎由於歷史因素的契合,信主的人應該不亢不卑,信仰是個人的選擇,是加入大潮流的行動。
以歷史手法,解構基督信仰,去其屬靈信息的菱角,不講復活,不題審判,在這樣的信仰面前人就可得平安,因為一旦將耶穌的教訓人性化,縱然不信,後果也不嚴重,正如林前15:32所說:「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這是定意不信的人極其需要建立的平安感。
號稱二十世紀影響力最大的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其神學理論可圈可點,但當中有一點卻很有意思,他指出神的話語臨到人,並非給人安慰,相反的是要在人生命中造成危機(所以他的神學又稱危機神學),唯有因此轉向福音、得著福音,才有真正的平安。但願我們也體會到這種危機。套用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危機中帶有轉機」。

Sunday, April 8, 2001

探訪經歷 (何淑芬)

當我動手寫這篇見証集時,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八年前幾位基督徒來我家探訪的景象。當時我剛從香港帶著兩個孩子移民到此,面對生活的壓力、孤單、徬徨、無助,心靈極度空虛,終日憂慮焦急。恰在此時這幾位基督徒專程來探訪我,他們真誠的關心使我倍感親切,感動不已。過去風聞有耶穌,此時,神把祂的愛藉著探訪我的基督徒真真實實地帶到我的面前。我的心就從那時被叩開,開始願意去認識這位生命之主,不久我便決志一生跟隨祂。我的生命自此被改變。這次被探訪的經歷成為我日後在探訪事工上的主要動力。
初信不久,我就加入了探訪事工的行列。那時對福音的基本內容不大清楚,只是憑著對神的信念,帶著有限的聖經知識,背著一個「勇」字,堅定地上陣了。七年過去了,神讓我在這埸屬靈爭戰中得到很大的祝福,無論是在聖經知識的裝備上,還是對人生的體驗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在探訪的過程中常遇到各種關於信仰的問題,它激發我更好地去思考和學習。在與人分享生活的困苦、艱難時,神將祂憐憫的心放入我的心中。多年來的的探訪,有苦有樂。苦的是見到不少人仍硬著頸項不願接受神的救恩。樂的是經歷了許多神對其它人生命的帶領和改變。苦樂參半中,使我對探訪事工更加熱誠。如何把探訪工作做得更好的負擔也越來越重。過去我只是在指定的時間去探訪,而且探訪的方式多局限於對話。現在,我願意更多地參與和理解人們的需要,並實實在在地盡我所能為他們做一些我可以做的事。
半年多前,我與另一位姊妹一起探訪了一位十四歲末期癌症的女孩,她和母親都只講國語,我們的國語水平實在有限,但這並沒有令我們躊躇不前。幾次探訪後母女倆就決志信主了。被訪人的決志並不等於我們探訪事工的結束。在其後的日子裏,我們仍堅持探訪這對母女,與她們一起分擔憂慮的痛苦,一起尋求神的憐憫和醫治。時常買一些孩子愛吃的食物送去,在孩子十四歲生日那天,又為她在我家中開了一個生日會。小女孩因癌細胞的侵襲擴散,全身都疼痛,仍歡歡喜喜地來參加。看見她高興地拆開生日禮物時天真的笑容,我們的眼睛裏都滿溢了感恩的淚水。後來,她們決定回國治療,可是路費又無著落,我們得知後即與教會社關部聯絡,得允批准,幫助她們解決了返鄉的經費問題。隨後是幫助她們退租,打點雜物,托運…直至把她們送上飛機。最後我們以啟示錄21章關於新天新地的經文作為臨別贈言。女孩的姨媽目睹所發生的一切,萬分感動,她已開始定期參加勒星頓華人聖經教會的查經班活動了。在整個過程中,弟兄姊妹共同事奉的默契、配搭和齊心更讓我體會到神的同在,神的帶領和神愛的永存。
昔日耶穌從天上來到地上探訪我們,讓我們得著他的愛;願我們也能跨越教會的四堵牆,聽聽外面的呼聲,藉著探訪的事工,將神的愛和神賜的福份傾瀉給你身邊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多謝八年前來我家探訪的弟兄姊妹,更感謝神讓我在探訪的事工中有份參與,並賜我堅持為祂事奉的心和力。

Sunday, April 1, 2001

做男人真艱難呀! (周君善牧師)

楊牧谷博士幾年前寫了一本書「做人真艱難」非常的暢銷!今日的社會雖然比五十年前進步了許多,但是,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挑戰和壓力,比起我們的上一代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作為一家之主的男性,也愈來愈對自己的角色產生懷疑,不知自己往那裏去,也不知道現今的處境。
資深的婚姻和家庭治療師黃達瑩醫生指出以下是一般人對男人在家庭方面的一些批評:「不聆聽、不說話、與感情脫節、懂得做愛但不懂得愛、常發脾氣、不負責、不夠體諒、不值得信任、不會求助、被動、要佔上風、不懂得如何與人聯繫、自私、只顧玩樂、浪費時間、不懂得如何作父親等。」在工作方面,有以下的情況:「緊張、無能力、無希望、不明朗、不穩定、不安全的感覺增加、懼怕失業、要追上科技、要吸納更多的資訊等。」難怪一般的男仕比起女仕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因壓力而引發病症的男人也比女人多。據統計,男人比女人早死六年至九年,而活到一百歲的人中,只有十分一是男人。「做男人真艱難呀!」


今天男性面對的挑戰或許跟我們的上一代有些分別,因為社會、經濟、及家庭的結構都不斷在轉變。現代人生活大部分十分繁忙及緊張,愈來愈缺少個人的空間及時間。男性因著社會上或一般意識形態上所扣上的帽子,亦令男人們受著許多不必要的壓力。最典型的例子是「男人大丈夫,流血不流淚」,使許多男人仍然不容易或不敢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教會在牧養方面也看到弟兄的需要,在美國推行了好幾年的男人醒覺運動--「守諾者」(Promise Keeper)是直接針對男仕們在靈性和在家庭中的責任。華人教會方面,世界華福會去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就舉行了一個「男人宣教大會」,一共吸引了約三百位弟兄參加。我們教會也將於四月廿一日(星期六)舉行一個男人聚會(Men’s Conference),主題是「弟兄,起來罷!」盼望有更多的弟兄可以走在一起,彼此的看守、鼓勵及支持。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又一個的弟兄團契相繼出現。所以,弟兄,起來罷!

Sunday, March 18, 2001

互聯網的罪行 (鄺偉傑传道)

互聯網與電子郵件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互聯網把人的距離拉近,你每天用電子郵件可與遠方的朋友通訊,或與在千里之外的網友傾談,當你感嘆科技進步的同時,你會否想到互聯網也是罪惡的溫床,給犯罪者帶來不少便利?

近一期新聞週刊(Newsweek)美國版的封面報導中,就以互聯網的黑暗秘密為題,揭發出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以兒童為題材的色情罪行正死灰復燃,據報導指出,該種罪行已在八十年代被執法當局差不多完全清除,在九十年代末期捲土重來,是拜科技進步所賜。昔日有戀童狂或虐待兒童癖好的人,他們購買兒童色情刊物時必須透過郵遞,執法當局透過檢查可疑郵件,把買賣雙方拘捕及起訴。但今日互聯網的普及,除了容許色情刊物的網頁存在之外,色情照片可以不受管制的傳遞,製造這些照片的人用數碼相機拍照,可把影像直接上載到網絡,不用沖晒,整個製作過程不為人知,使得執法當局束手無策。

互聯網另一個作用是幫助這些犯罪者建立一個網上群體,戀童狂的人多為性格孤癖的人,但互聯網使他們聚在一起,使他們得到認同感,認為自己的罪行是合理的行為!

相信很多作家長的會友,在閱讀此文前也明白互聯網的危險性,因為子女在網上的聊天室容易接觸陌生人,而很多戀童癖的人就是這樣尋找對象。家長監察及限制子女用互聯網固然是必要,我們也可幫助有關當局破獲這些犯罪集團,我們若有發現這些網頁,可聯絡失蹤及受剝削兒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的CyberTipline(致電800-843-5678或電郵cybertipline.com)。有關當局就會採取行動。信徒的舉報,不單是執行公義,更加是神所喜悅的敬虔。雅各書1:27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Sunday, March 11, 2001

枪枝文化 (陳德修牧師)

近日接二連三的校園槍擊事件,使人震驚和擔心。開槍的主角,一個是十五歲的男孩,就讀九年級,結果殺死同學兩人,傷了十多人;一個是十四歲的女孩,就讀八年級,結果打傷了同學的肩頭。一時間中學校園風聲鶴淚,三日內多達十二個州的學校均有學生傳出要開槍傷人的恐嚇,連麻州也不例外(結果該學生的家被警方搜查,自己則被停課及控告),難怪有些家長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說:「從前以為校園就是樂園,兒女上課後大可安枕無憂,但現在竟恐怕他們不能活著回來。」如果我們還記得年多之前,一個七歲的孩子帶槍上學,失火打死六歲的同學,這樣的擔心,便不為過甚。
政府怎樣回應這些事件呢?前任總統克林頓和他所代表的民主黨強調立法管制槍枝,現任總統布希和他所代表的共和黨傳統上對管制槍枝並不熱心,強調的是要加強家庭教育,改變暴戾文化。美國在先進國家中對槍枝管制最為寬鬆,幾乎人人都可以合法擁有槍械,限制很少。這可能源於國家發展的歷史因素,當初期東岸十三州不斷向西向南殖民開墾時,人們所面對的是土匪、敵人和猛獸,所以家家都擁槍自保(我們從「牛仔電影」中看到百多年前西部市鎮男人均腰間配槍,好像標準服式的一部份,正是這種「牛仔文化」的說明)。今日,時代已經改變,大多數人口聚居在城市內,擁槍已非必要,但很多人仍不肯放棄這項權利,以致管制槍枝的法例寸步難行。槍枝能使弱者變強,一槍在手,立刻力量倍增,一反力大就得勝的天然定律,難怪大有吸引力,不過如果我們將它對現代社會的利弊作一比較,便知道弊多於利;政府要執法,擁有槍枝情有可原,但對一般人民,加強管制,實在必要。

不過現政府提醒人民要注意改造文化的論點,也有理由。青少年聯群結黨,取笑弱者;弱者以槍還擊,作為報復,都可以說是文化和教育的問題。現代社會家庭觀念薄弱,品德教育低落,教會在這方面,有福音大能的資源,也有不可推辭的責任;教會猶如一座燈塔,當環境越暗淡時,它的光就更顯得明亮,所以我們要懇切求主,以福音為基礎,以教導為媒介,改變人的思想,尤其是當小孩子仍可塑造的時候,灌輸他們敬畏神的態度,引導他們走正確的道路,不欺壓弱者,不懷槍傷人,鑑於青少年犯案的數字居高不下,基督教教育的工作就更形重要。魯迅寫《狂人日記》是要抗議當時的「吃人文化」,他在結論時說唯有孩子們仍未學會「吃人」,所以全書的最後一句是「救救孩子」,這也是我們的心聲。

Sunday, March 4, 2001

齊來學寫作 ?(陳德修牧師)

當上帝要將祂的心意啟示給歷代的信徒時,祂選擇了文字作為媒介。不錯,上帝可以透過聖靈向人直接啟示,但如果祂單用這個方法,後代的人便無從知道祂在歷史中工作的痕跡: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耶穌基督降世、保羅巡迴佈道等事將和該一代的人永遠遺失。

因此,教會文字工作的重要性無可置疑,文字可以將上帝在個人身上或周圍環境中的工作記錄下來,以便造就更多人;文字也可將成熟信徒在聖經上所下的功夫分享出去,讓人同得好處;文字更容許讀者按自己吸收的速度再三閱讀,以致明白得更全面。

只可惜文字工作要下功夫,先不談優美的作品,就算要寫出順暢的句子也需要技巧和練習。現代文化趨向速成,所以很多人對寫作、閱讀敬而遠之,甚至率先「認輸」,以免獻醜,但因此卻失去了很多表達和分享機會。

有見及此,《號角》月報、《松果》季刊和本地傳道部將於五月十九日合辦「盡在筆言中」文字工作講座,藉此提高弟兄姊妹寫作的技巧和興趣,雖然不可能誇口用一天的講座就提高各位寫作的能力,但卻保証可以幫助你認識寫作的原則和「文以載道」的方法。

無論你現時的寫作水平如何,都不應推辭改進的機會。很多人不敢以自己的寫作示人,是因為作品過於口語化,恐怕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其實文字是不斷轉變的,今日的口語可能成為明日的標準用語,在二十世紀初中文由古文轉變成白話文,正是最好的說明,所以你的風格可以豐富現時寫作的格式,使文字更加傳神。不過,話需說回來,昔日領導白話文運動的人,在古文上都有好基礎,才能捨短取長;因此我們如果要開創新潮流,也必須在現時語文的規則上先下功夫。總而言之,請來參加「盡在筆言中」!

Sunday, February 25, 2001

冬令會點滴 (鄺偉傑傳道)

約書亞三、四團的冬令會已過去,心中卻仍然是喜樂的,現將令會中的點滴集結如下,給大家分享。

捨己的奉獻──導師們在令會中的表現及付出,實在叫我感激不已。你們的合作無間,把神給予的恩賜發揮在事奉上,已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有些導師星期五放工後立即到教會「開工」;一直「博命」到星期日晚上令會結束後,翌日又立即上班去,把整個週末獻給主,叫我這全時間事奉的傳道人也敬佩萬分,更有導師抱病上陣帶領程序,聲音本已沙啞,令會結束時竟不能發聲說話!你們付出太多了,神必報答你們。

營友受啟發──令會程序的設計,不單強調福音的分享,我們也著重全人的發展,透過團隊建立的活動,青少年更認識自己的長、短處,體會自己在團隊中的價值,思想更由個人層面突破至整體層面。透過一些思考性的練習,思想人生問題,為不公平的現像尋求答案!

無比的毅力──令會中我們有室內攀石及解決模擬問題(poblem-solving)的項目,看見青少年勇於嘗試,不怕失敗的精神,自己也受激勵,最後能夠克服障礙,攀上石牆或將問題解決,箇中滋味非筆墨能形容!

福音的大能──在敬拜講道中,有十多位營友舉手信主,使我再次參透到主耶穌說進天國的要像小孩子這道理。小朋友無猜疑的心使他們直接領受神的愛,思想複雜的人因太多顧慮,反而錯失了明白福音的機會!

不捨的道別──令會結束時,導師們與營友們都帶著不捨的心而回,因令會在晚上八時半才結束,導師們要送營友直接回家。當抵達波士頓時,我車上的乘客嚷著不想回來,因為大家在令會中都很開心,這些「今晚不回家」的叫嚷聲,相信是導師們最大的安慰!

這次令會再次證明事奉神是喜樂的,因為與神同工,成就祂的旨意,是人生中最有滿足感的經驗!

Sunday, February 18, 2001

事與願違 (陳德修牧師)

新年時最受歡迎的揮春之一是「萬事如意」,野心更大的書法家就乾脆寫上「萬事勝意」,反正墨汁只需多用一點,但收穫可能增加不少。

可惜隨著美國經濟放緩,這類的祝福語將受到嚴峻的考驗。近日英文部同工告訴我,英文會眾中已有多人被解僱;而當我和一些弟兄姊妹交談時,也發覺部份正處於裁員的陰影。一旦事情成為事實,其中的失望和失落可想而知。

究竟基督徒是否應該期望萬事如意?贊成的人,認為信主者必蒙主格外的保守賜福,所以事情應該如意,而且聖經應許「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也提到「祈求就給你們」太7:7,因此信徒可以期待滿意的結果。反對的人認為正由於這個要得到滿意的期待,使信徒比常人更易失望,產生埋怨。

其實聖經中充滿神的子民感到事與願違的例子,好像夏娃吃了禁果之後,卻未能和神一樣能知善惡;亞當眼巴巴看著小兒子被大兒子所殺;羅得要到富裕的平原發展卻因所多瑪城被毀而失去一切產業;雅各最愛約瑟卻因此而失了他;約瑟將以色列族遷到埃及為要逃避饑荒,但卻引來日後的妒忌和逼害。這只不過是創世記中的幾個例子,其他經卷所載的事與願違,數不勝數。

保羅覺得身上有一根刺(有人說是他的眼疾)在妨礙他的生活,曾經三次求主把它拿走,但主沒有這樣做,反而是答應他主的恩典夠他用(林前12:9),這成為了我們在面對事與願違時的提醒。

我們每人都有許多願望,如果都萬事如意,可以想像帶來很多利益衡突,或者自然定律反常,世界必然大亂;而更重要的,是人各有意,但神也有祂的意,當我們覺得不順意,事與願違的時候,是否應該更意想神的心意呢?

Sunday, February 11, 2001

二零零一讀經計劃 周君善牧師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神的話是我們生活上的指引,所以我們必需培育出一個每天讀經的習慣。主日學部除了在每一個主日開設不同的聖經課程,幫助信徒明白聖經的道理外,也盼望能夠幫助信徒建立每日讀經的習慣,所以在去年舉辦了兩次的讀經計劃。雖然在人數的參與上不算太過踴躍,但私底下也聽到不少弟兄姊妹已自動開始有每日讀經的習慣。所以主日學部今年繼續進行兩次讀經的計劃,一次讀新約,一次讀舊約。

第一次的讀經計劃於3月5日開始,用兩個月把新約的其他書信及啟示錄讀完(由希伯來書至啟示錄),共9 卷書,一共56章。每日只須讀一章就可以在兩個月內把這9 個書卷讀完。只要我們願意,也能夠在繁忙的生活中,每日撥出十分鐘來讀經,所以希望可以收到你的報名表。
關於上兩次送出的記念品,大多數的弟兄姊妹都覺得十分實用,就算一些外來的新來賓也很喜歡。當然我們不希望弟兄姊妹是為了取得記念品而讀經,這記念品只是一個鼓勵,而不是一種賄賂。今年我們也會再設計另一款有意義的記念品作為參與讀經計劃者的鼓勵,盼望今次有更多弟兄姊妹報名,參與這有意義的屬靈健身操,同心建立一個健康的教會。

Sunday, February 4, 2001

健康教會之特質 (周君善牧師)

史華滋先生(Schwarz)乃是德國一所研究教會增長及發展的學會之負責人,他完成了一項調查關於教會增長的調查。其中接受查詢的教會超過一千間,遍佈三十二個國家,以下是他的研究結果,發覺一間健康的教會通常有八種特質。

1. 扶助領袖(Empowering leadership)-幫助信徒完成神所賜予的屬靈 潛力。
2. 恩賜事奉(Gift-oriented ministry)-鼓勵信徒使用恩賜,同時看重聖靈所賜之能力,以致可達成非比尋常的事。
3. 屬靈的熱切(Passionate spirituality)-對屬靈事情的追求及對神之信心。
4. 有效的架構(Functional structures)-常反省教會之架構是否配合教會之運作及發展。
5. 啟發性敬拜(Inspiring worship service)-無論怎樣模式的敬拜都該由聖靈工作,且被神所掌管及經歷祂的同在。
6. 整全小組(Holistic small group)-建立深入支持系統以致不單在真理上有長進,更在個人生命中有影響。
7. 福音傳遞(Need-oriented evangelism)-傳福音不單是舉辦一些聚會,而是按著非信徒群體的需要為重點。
8. 愛的關係(Lowing relationship)-透過語言及行動去讓人經歷及感受神的愛及信徒之間的愛。

盼望這八種特質帶給我們一些提醒及反省,不單是教牧同工,事實上,每位信徒都該思想,我們作為教會中的一個肢體也當關注這些特質之存在,以致使徒教會可以健康地成長及發展,也讓神的國度能繼續擴展。

Sunday, January 28, 2001

是買眼藥的时间了 (陳德修牧師)

日前黑人民權領袖傑克遜(Jesse Jackson)傳出醜聞,背著與他結婚38年的妻子,和另外一位女士生下女兒,現在已經20個月大。本來這些消息,在名人之間,無日無之,不算希奇,但此君是個「牧師」,又曾「輔導」過克林頓總統,所以引起媒體爭相報導。
在美國的基督教神職人員達45萬,其中當教會牧師的有六成以上,每年在他們中間有人跌倒犯錯,是意料之事,而情況特別受傳媒注目,也可以理解;但傑克遜的事卻特別使人難過,因為身為牧師的他似乎不覺得需要為這件醜聞接受紀律和退出自省。雖然在消息發表之後,他曾宣佈暫時放下公職,但一個星期之後,他又出現在芝加哥「講道」,隨即又到紐約主持「爭取公義」的活動。其實傑克遜早已沒有牧養教會,專心搞政治和民權,還兩次競選做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根據報導,兩年前他的家人已經發現其秘密,但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和地位,將一切仍然封密;從行政和維護機構利益的角度說,這做法或者有其意義,但從信仰的角度說,就大有問題。明顯地傑克遜很勇於饒恕自己,也明白上帝會饒恕他,但「今日犯重罪,明日感到十分難過,後日立即再擔重職」的觀念,正犯了尋求「廉價恩典」的毛病。上帝有恩典,但這恩典不是廉價的,我們領受之後需要深入的反省檢討,安靜重建,才得到恩典的真正意義。傑克遜的做法不但讓自己失去在上帝面前靜下來的機會,也給人「此事無關重要,讓我們轉個話題」的印象,倒是一向放任的傳媒比較公義,要他為牧師的名銜和公眾人物的地位付上一點責任。

更令人難過的,是他所領導組織內的一些宗教領袖,迅速表示希望傑克遜盡快復職,重掌主席。固然他們可能愛才若渴,也像傑克遜一樣勇於饒恕,但正如上述,他們並不是在幫助他而是在給他陷阱,而更重要的,教會的尺度如果和社會的水平一同江河日下,最終便毫無信息可傳,形同虛設,「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太5:13)

在啟示錄第三章,主耶穌提醒老底嘉的教會,不要被成功沖昏了頭腦,乃是要向主買眼藥擦眼睛,好讓它看是自己貧乏的光景,這個提示適用個人,也適用於教會,而且在這件事上是最合用不過了。

Sunday, January 21, 2001

「我們去做﹐你來介紹」 (本地傳道部)

福音若不往外傳﹐就不再算是福音﹐正如主耶穌論到光時說﹕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五﹕14一15>。福音傳到你我心中後﹐若就此停下來﹐便恐怕枉了向你我傳福音、關心我們的人、及主耶穌自己的心願。
陳卓明牧師早時在講道中曾提出傳福音的兩種方向﹕自發性 (Spontaneous)和策略性(Strategic)。附和其說﹐本地傳道部在策略性的傳福音事工上﹐設有三隊福音探訪隊﹐被探訪的對象分別是(1)唐人街居民﹐(2)教會新來賓﹐和(3)病人、老人(十分歡迎你來參加﹐做個專業professional傳福音者)。不要以為這些探訪隊都本於出訪「街外人」﹔相反﹐我們十分盼望能透過你的介紹﹐探訪會眾中未認識主的親朋(往往這比起接觸沒關係的人容易多了)。另外﹐我們舉辦佈道會﹐社區外展講座如醫學講座等﹔若沒有你帶同你的家人朋友到來參加﹐恐怕會座「有」虛設、門可羅雀。

為推動自發性的福音事工﹐換句話說﹐為鼓勵你我個別更積極地去傳福音﹐領我們身邊的人信主﹔本地傳道部給你內附的轉介表。倘若你希望我們的探訪隊去探望你病倒的家人、親屬或朋友﹐年長人仕、你認識歡迎家訪的人(特別是居住唐人街者)﹐請填妥表格交回本地傳道部信箱﹐以便我們跟進﹔當然最方便﹐亦是我們最盼望的﹐是你領我們的探訪隊去「打頭陣」﹕由你引領我們去﹐由我們的探訪隊開口講福音。

你可以在教會當眼處取用兩份福音刊物﹕「號角月報」和「中信」﹐並多款福音單張。除自己閱讀外﹐請取之以送贈親友。
陳德修牧師在過去的本地傳道部主日中﹐勉勵每位會友在來年均領一人信主。本地傳道部部長黃子超弟兄指出﹐波士頓華人佈道會需要每個信徒都去做傳福音的工作,這才使我們名符其實般稱為真正的「佈道會」,他希望大家一同學習和實行神這個大使命。最重要的﹐「傳福音」是我們的主向每位蒙恩的信徒所抱的心願。你願意突破自己﹐讓我們合力叫更多人聽信福音嗎﹖

Sunday, January 14, 2001

為何要發展第三堂崇拜? (周君善牧師)

中文堂今年度其中一個主要的計劃是發展第三堂崇拜。雖然說是發展第三堂崇拜,但是主要的構想是發展第二堂及第三堂的崇拜。

若單從聚會人數來看,第二堂崇拜(十一時正)每週約有380人出席,以只能容納300人的禮堂來說,約有80人需要在地下室用閉路電視的方式來做禮拜。而且,再也不能容納更多的新來賓。反觀第三堂崇拜(一時正),平均有120人出席,若以聚會人數上的發展,最少可以多容納180人。雖然下午一時並不是一個很理想的聚會時間,但仍是一個可以繼續發展的崇拜。所以,我們希望有50人從第二堂轉去第三堂聚會,而使第二堂及第三堂都有增長的空間。
早於去年,同工們曾經想過不同的方案去容納愈來愈多的新來賓。其中幾乎要付諸行動的是在十一時正多開設另一堂粵語崇拜。可是在地方上、同工人手上、及事奉人員招募上的限制,以及眼見第三堂崇拜仍有座位容納新的來賓。所以,才有發展第三堂崇拜的構思。

其實,第三堂崇拜已具相當的規模,有一個崇拜委員會計劃每一週崇拜聚會的內容,以及事奉人員的配搭;而最需要協助的是兒童照顧的事工。在早上9:15及11:00教會已有完善的兒童照顧,包括初生嬰兒及幼童的照顧,以及兒童樂園和兒童主日學的進行。所以,要發展第三堂崇拜,其中最主要的事工是加強兒童的照顧服務。現在已經開始招募人手,希望可以在七月開始建立完整的兒童照顧,除了有嬰兒及幼兒的照顧外,希望可以成立一個兒童詩班,使第三堂崇拜也能吸引更多的家長。而且,一時正的兒童照顧不但可以協助粵語堂的發展,也可以服事國語堂崇拜的家長們。

同工們都知道,我們不是只看重崇拜人數的增加,最重要是建立一間健康的教會。但是一間健康的教會,一定是一間不斷增長的教會,我們願意看到在每一個主日,有更多人願意來到聖殿中向神敬拜,以致能領受到上帝的恩典和愛。

Sunday, January 7, 2001

改用新聖餐餅 (陳德修牧師)

各位在今天領聖餐時將會發覺所用的餅由一向沿用的猶太人黃色無酵餅(Matzos)改成了白色的圓形無酵餅,這個改變,是教牧同工幾個月前經多次相討後決定推行的,主要原因如下:

1. 舊餅要由人手破開,新餅則不需這步驟。
2. 舊餅破開後大小不一,而且往往有小碎塊粉末留在盤上,新餅則大小劃一,不留碎渣。
3. 舊餅預備需時,而且難以準確數點數目;新餅則打開包裝,便可應用,每包有定數,容易數點。

其實守聖餐時用那一種餅、那一種杯不是最重要,若能反影出聖餐的意義和莊嚴,便可接受。所以不同的教會有不同的傳統:有些用餅乾,有些用麵包;有些自製大薄餅到守餐時才擘開,有些購買早就分開的現成餅;有的共用一隻杯,有的各取己杯。根據哥林多前書十一章的教導,守聖餐時最重要的,是記念主身體為我們擘開受苦(24節),流血完成了拯救的新約(25節),以致我們可以盼望祂榮耀的再來(26節),由此我們守聖餐時應該明白主犧牲的意義(27節),反省自己的行為,求主赦免醫治(28節),而且知道與其他弟兄姊妹互為肢體,所以一起同心領受(18,33節)。

從初期教會的記錄來看,當時信徒敬拜時佔中心位置的,不是講道,而是聖餐。古往今來,很多聖徒在領受聖餐時得到赦免、指引、啟發和加力,但願我們守聖餐時,留意的不是物質的杯和餅,而是主給我們的恩典和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