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30, 2003

儆醒生活 (林潔雲傳道)

前線上,美、伊戰火如日中天,後方的美國國土也因防禦恐怖份子的突襲,而採取防衛性的武裝戒備。作為信徒,我們又應如何儆醒生活?彼得前書四章七至十一節教導我們要在四方面儆醒:(一)禱告生活的儆醒;(二)愛心方面的儆醒;(三)以互相款待取代發怨言的儆醒;(四)各按恩賜彼此服侍的儆醒。
(一)禱告生活的儆醒:在這時代,即使非信徒也禱告,假使內心沒有寧靜,外面情況一有變化,自然被動地隨機漫應,甚或缺乏責任感,不分輕重,無法採取明智措施,心意紊亂。恐怖主義、戰爭的平息並不是教會所能解決的問題,但神是歷史主宰,藉有規律的禱告讓我們得以經歷神的同在,貼近神的心意和真理,讓神掌管生活;另一方面,痛苦的經歷永遠屬於當事人自己,旁人無法真正領會,只有聖靈能夠,並給予最有效的安慰,故藉代禱,讓神親自安慰和釋放,求神復興個人及教會的禱告事工。

(二)愛心方面的儆醒:切實的相愛是不輕易因挫折而失落的愛;不留意別人對我們的虧欠;不論對方有沒有改變,情況有沒有好轉,也不宣揚他人的錯失,引致更多的紛爭和壞事。當人失信,神仍是可信的,把目光轉移到比困難、衝突更大的神身上,因愛能遮掩許多的罪。正如約瑟用愛來包容家人,為一部家庭恩怨史劃上了句號,讓我們珍惜家人、主內弟兄姊妹,多鼓勵和輔助,未了結的怨恨更要儆醒,作一和解,未信主的家人,快把福音傳給他們。

(三)以互相款待取代發怨言:這是實際的相愛指南,也是對早期教會的挑戰。由於信徒的款待,使宣教士能周遊四方宣揚福音,如彼得在硝皮匠西門家(徒10:6),保羅住在拿孫的家中(徒21:16),耶穌也稱讚此行動(太25:35,38-40),保羅對施與者表示他們必蒙神的供應與回饋(林後9:6-8),聖經甚至提到他們藉此而接待了天使(希13:2),但在接待中除了經濟負擔外,習慣、思想上不同,可能會引起誤會與摩擦,難免會彼此發怨言。曾有新聞報導,紐西蘭旅遊巴士燒燬的事件,所有遊客死裡逃生,但所有旅客竟沒有一位感恩,反倒諸多埋怨,不知此心態在教會、家庭中是否也有。

(四)各按恩賜彼此服侍的儆醒:人所擁有的皆神之恩賜,並受托管理,故每事皆須向神負責、交代,以神之利益為依歸,而要求於管家乃是忠心。在社會、教會、家庭,神均要我們各按各職,彼此相助,互為補足,以成就祂救贖計劃,正如九一一後,紐約的拯救、重建工作,由於各方代表、市民的參與,使充滿物質、經濟的紐約,轉化為一個充滿人性、和諧的城市。
「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可13:33)求主光照,幫助我們以積極的心來回應神的呼召,醒覺並對受苦的時代予以關懷。

Sunday, March 23, 2003

还我教会本色 (鄺偉傑傳道)

國際局勢動盪,伊拉克、伊朗及北韓等野心國家均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美國若干預這些國家的軍備發展,國際局勢將持續緊張,同時恐怖份子攻擊的威脅依然存在,國家的經濟狀況仍有待復甦,在這叫人憂心的時代,人們的自然反應是為自身需要而擔心,失業及待業的固然擔心前路,就算有工作的亦擔心會否被裁員!時勢雖然折磨人心,但信徒仍有應學習的功課,就是去服侍別人,因這正是教會應有本色。

在患難的時局,各人處理自身的問題乃應盡的本份,但我們亦須留意在我們的內心有各種的思想,會藉著這境況叫我們與別人疏離,包括自尊心、臉子、怕欠人人情及自卑感等。這些思想都會驅使我們拒絕別人的幫助,更甚者會自我封閉!若果是個別例子,當然影響不了團契與教會,但在這當前的社會性現象裡,大學生畢業後等待就業,與及被裁員的員工,或者被經濟情況困擾的家庭,已經為數不少,他們的心情已一定影響信徒群體的整體,驅使關係疏離,在這境況中我們可如何回應呢?筆者當然不是叫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不顧顏面的求別人幫助,因聖經不是期望我們被動地去等待別人作出求助,而是主動地去尋找需要幫助的人,保羅在腓立比書二章三至四節提醒我們: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保羅的教導,不單叫我們留意別人的事,更要把別人看作比自己強,我們很容易把受助的人看成弱者,這心態是要不得的,一方面我們祗是神使用的器皿去給予人幫助,沒有神的祝福,我們與別人沒有兩樣,況且,神叫某人經歷試煉,正因為他有成長的潛質,同時我們亦祇謙卑的服侍,因我們作在人身上的服侍亦是作在主的身上(太25:40)。
一間健康的教會,在遭遇風浪及逆境時,信眾的關係不但不應疏遠,相反地應更趨緊密,這才能成為世上的明燈,叫人從屬於真神的群體中找到希望,主耶穌曾說過:「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對哥林多人分享有關馬其頓教會的見證,正是在患難愁苦中依然樂意捐輸助人的事(林後8:1-5),結果得到滿足的喜樂!所以在這磨人的世代,我們更應以助人為本,才可活出教會應有的見證!

Sunday, March 16, 2003

为世界局势祷告 (蘇耀烺傳道)

在這戰鼓隆隆的時代,世界政治撲朔迷離,許多弟兄姊妹真是難以為這樣的時局代禱,但是保羅在提前2:1-2 很清楚提醒我們要為萬人懇求,也要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代禱。所以從聖經的立場,到底我們應該如何代禱呢?

一. 神的心意超過我們的心意
以賽亞書55:8-9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和平的世界,但是神所掌管的歷史中,充滿許多戰爭與和平的對比,除非主耶穌再來,更新天地,地上的和平都不是永遠的,反而耶穌說我們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聲音,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太24:6)。所以我們要求神開我們心中的眼睛,在外表世界局勢下,看清楚神真正的心意。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極度要逃避任何引起血腥戰爭的痛苦,願意犧牲許多個人及社會的自由,接受任何能夠帶來和平的強勢領袖,結果反而被政治野心家欺騙與利用,造成更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只有耶穌是真正永遠的和平之子, 追求任何其他的表面和平,都可能離開神的心意與道路。

二. 神的公義超過我們的公義
以賽亞書26:8-9 “耶和華阿、我們在你行審判的路上等候你。我們心裏所羨慕的是你的名、就是你那可記念的名。夜間我心中羨慕你。我裏面的靈切切尋求你。因為你在世上行審判的時候、地上的居民就學習公義。”在這末後的時代,人所自以為是的公義,常常經不起時間空間的考驗,放下公義的面具後,充滿人的貪婪,腐敗,欺騙,凶暴,淫亂等等,我們不禁要問真正的公義在哪裡!? 我們對神的公義真的瞭解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學到了什麼?我們的生命是否與世人一樣,偏離神的公義?我們渴慕神的公義臨到嗎?這是我們活在一個不公義的世界,極需反省的問題。我們都隨時有可能面對神的審判台,向神交帳。

三. 神的爭戰超過我們的爭戰以弗所書 6:12 “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兩爭戰原文都作摔跤〕”肉眼看得見的爭戰不是最後的得勝的關鍵,神的爭戰才是關鍵。伊拉克總統胡笙在他的畫像與雕像中,有天后(耶利米7:18),月神與日神的崇拜,如果胡笙知道要支取屬靈的力量,那我們就更應該“要靠著主、倚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 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以弗所書 6:10-11。我們真的比胡笙更清楚得勝的要訣嗎?願我們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以弗所書 6:18),我們的靈、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帖前5:23)

Sunday, March 9, 2003

主人牧师的话 (陳卓明牧師)

我想在這裡向大家報告一下教會近期的工作。

首先讓我們為蘇耀烺傳道加入教牧團隊而獻上感恩,他的職位是國語牧師助理,請為他在教會的工作和適應代禱,求主大大使用他來協助國語堂的增長。
在1月22日購入牛頓堂之後,教牧同工、執事和其他領袖們都在努力計劃在那兒的工作,也開始進行維修保養。舊業主撥出了一筆款項,請我們繼續僱用他們的管堂員Ed Sullivan先生;他在那兒已工作22年,對該堂的運作瞭如指掌,所以我們同意請他留任。周君善牧師和李蔭棠牧師仍在建立和帶領牛頓堂籌備小組,計劃在九月開始中、英文的崇拜,但特別活動或教會會議,則已可以使用該堂進行。此外,希望大家都來出席3月29日上午10時的獻堂禮,詳細請參閱週刊報告。

由1月12日開始,英文堂主日崇拜已遷至昆士小學禮堂,兒童樂園及英文學前班主日學亦開始使用那邊的教室;我們感謝主搬遷過程順利,也多謝各位在其中的努力。

於5月11日開始一連40天,國、粵、英三堂的會眾都會參加一項「使命人生」運動,宣講相同的主日信息,也透過主日學或小組研讀課本,並鼓勵個人使用特別供應的靈修資料。我們希望每位會友都參加這項運動,建立一個有使命感的人生,詳情將陸續公佈。

最後,我想向大家指出近月經常費收入不足。我們為弟兄姊妹努力參與擴堂奉獻而感恩,但購堂之後,運作費及事工費便相應增加,所以今年的預算支出比去年實際支出多百分之三十八,但我們的收入卻未見增加,寒冷下雪的天氣也影響了聚會出席人數和奉獻數目,但願主繼續供應我們經濟的需要,請為這件事代禱。

Sunday, March 2, 2003

40日使命人生運動(二) (陳德修牧師)

前主日周牧師在週刊文章中為我們介紹了40日使命人生運動的資料,為了加強大家對這運動的印象,我在這裏再作推介。

教會是信徒的集合體,其健康視乎信徒的個人靈性,道理十分顯淺;然而就算信徒靈命深厚,但志趣不同,人生目標各異,則未能步伐一致地推動教會工作;如果因此各自發展,甚至互相制衡,便會使事工不進反退。所以教會若能經常推行一些適合的運動,可以加強我們的向心力和積極性。
華理克(Rick Warren)牧師繼出版「目標導向的教會」(或譯「直奔標竿」)後,為一般信徒寫了「目標導向的人生」,希望藉此幫助基督徒明白人生的目標、建立一生追求的方向,從而使生命更有果效。不過華牧師看到個人進深固然重要,群體進深更加理想,所以設計了一個40日使命人生運動,以期教會整體一起思想人生目標,引發質與量上的增長。

當華牧師向眾教會推介這運動時,我們正計劃培育會眾的靈性,以承擔牛頓堂的發展和填補華埠堂的空缺。在研究之後,同工們都同意此運動很配合我們的需要,所以一致決定參加。使命人生的重點,是解答一個重要問題:神創造我有甚麼目的?「目標導向的人生」這本書提供了五個答案,簡列如下:

一. 神創造你,是期望你過一個討祂喜悅的生活。至於討主喜悅的最基本表現,是積極的敬拜祂。

二. 神創造你,是要你成為祂家中的一份子。作為神的家人,我們應該與弟兄姊妹團契相交。

三. 神創造你,是要你活出一個效法基督的生命。如果我們想更像基督,便要立志成為門徒,謙卑接受訓練。

四. 神創造你,是要你去服侍祂。其實主擁有萬物,並不缺乏甚麼,也不需要人的服侍,但祂希望我們在教會中事奉,服侍祂的身體。

五. 神創造你,是要叫你傳揚祂的愛。神愛世人,甚至賜下祂的獨生子,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我們的使命,是告訴人這好消息,廣傳福音。

看過「直奔標竿」的信徒,一定會看出上列人生使命的五個重點(敬拜、團契相交、門徒訓練、事奉、傳福音),和促成增長教會的五個要素完全一致;信徒在參與使命人生運動後如果深入體會其中的內容,便會在靈命上平衡增長,也直接帶來教會整體的增長。

任何運動都需要付上代價,所以40日使命人生運動也要求參加者立約;我謹將立約內容列在下面,好讓大家有所準備:

þ 我願意一連七次出席「40日使命人生」系列崇拜,聆聽講道信息。
þ 我願意每日閱讀「40日使命人生」靈修日誌。
þ 我願意參加「40日使命人生」的成長小組或主日學。
þ 我願意每週背誦一節「40日使命人生」聖經金句。

《運動日期:5月11日至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