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5, 2001

冬令會點滴 (鄺偉傑傳道)

約書亞三、四團的冬令會已過去,心中卻仍然是喜樂的,現將令會中的點滴集結如下,給大家分享。

捨己的奉獻──導師們在令會中的表現及付出,實在叫我感激不已。你們的合作無間,把神給予的恩賜發揮在事奉上,已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有些導師星期五放工後立即到教會「開工」;一直「博命」到星期日晚上令會結束後,翌日又立即上班去,把整個週末獻給主,叫我這全時間事奉的傳道人也敬佩萬分,更有導師抱病上陣帶領程序,聲音本已沙啞,令會結束時竟不能發聲說話!你們付出太多了,神必報答你們。

營友受啟發──令會程序的設計,不單強調福音的分享,我們也著重全人的發展,透過團隊建立的活動,青少年更認識自己的長、短處,體會自己在團隊中的價值,思想更由個人層面突破至整體層面。透過一些思考性的練習,思想人生問題,為不公平的現像尋求答案!

無比的毅力──令會中我們有室內攀石及解決模擬問題(poblem-solving)的項目,看見青少年勇於嘗試,不怕失敗的精神,自己也受激勵,最後能夠克服障礙,攀上石牆或將問題解決,箇中滋味非筆墨能形容!

福音的大能──在敬拜講道中,有十多位營友舉手信主,使我再次參透到主耶穌說進天國的要像小孩子這道理。小朋友無猜疑的心使他們直接領受神的愛,思想複雜的人因太多顧慮,反而錯失了明白福音的機會!

不捨的道別──令會結束時,導師們與營友們都帶著不捨的心而回,因令會在晚上八時半才結束,導師們要送營友直接回家。當抵達波士頓時,我車上的乘客嚷著不想回來,因為大家在令會中都很開心,這些「今晚不回家」的叫嚷聲,相信是導師們最大的安慰!

這次令會再次證明事奉神是喜樂的,因為與神同工,成就祂的旨意,是人生中最有滿足感的經驗!

Sunday, February 18, 2001

事與願違 (陳德修牧師)

新年時最受歡迎的揮春之一是「萬事如意」,野心更大的書法家就乾脆寫上「萬事勝意」,反正墨汁只需多用一點,但收穫可能增加不少。

可惜隨著美國經濟放緩,這類的祝福語將受到嚴峻的考驗。近日英文部同工告訴我,英文會眾中已有多人被解僱;而當我和一些弟兄姊妹交談時,也發覺部份正處於裁員的陰影。一旦事情成為事實,其中的失望和失落可想而知。

究竟基督徒是否應該期望萬事如意?贊成的人,認為信主者必蒙主格外的保守賜福,所以事情應該如意,而且聖經應許「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也提到「祈求就給你們」太7:7,因此信徒可以期待滿意的結果。反對的人認為正由於這個要得到滿意的期待,使信徒比常人更易失望,產生埋怨。

其實聖經中充滿神的子民感到事與願違的例子,好像夏娃吃了禁果之後,卻未能和神一樣能知善惡;亞當眼巴巴看著小兒子被大兒子所殺;羅得要到富裕的平原發展卻因所多瑪城被毀而失去一切產業;雅各最愛約瑟卻因此而失了他;約瑟將以色列族遷到埃及為要逃避饑荒,但卻引來日後的妒忌和逼害。這只不過是創世記中的幾個例子,其他經卷所載的事與願違,數不勝數。

保羅覺得身上有一根刺(有人說是他的眼疾)在妨礙他的生活,曾經三次求主把它拿走,但主沒有這樣做,反而是答應他主的恩典夠他用(林前12:9),這成為了我們在面對事與願違時的提醒。

我們每人都有許多願望,如果都萬事如意,可以想像帶來很多利益衡突,或者自然定律反常,世界必然大亂;而更重要的,是人各有意,但神也有祂的意,當我們覺得不順意,事與願違的時候,是否應該更意想神的心意呢?

Sunday, February 11, 2001

二零零一讀經計劃 周君善牧師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神的話是我們生活上的指引,所以我們必需培育出一個每天讀經的習慣。主日學部除了在每一個主日開設不同的聖經課程,幫助信徒明白聖經的道理外,也盼望能夠幫助信徒建立每日讀經的習慣,所以在去年舉辦了兩次的讀經計劃。雖然在人數的參與上不算太過踴躍,但私底下也聽到不少弟兄姊妹已自動開始有每日讀經的習慣。所以主日學部今年繼續進行兩次讀經的計劃,一次讀新約,一次讀舊約。

第一次的讀經計劃於3月5日開始,用兩個月把新約的其他書信及啟示錄讀完(由希伯來書至啟示錄),共9 卷書,一共56章。每日只須讀一章就可以在兩個月內把這9 個書卷讀完。只要我們願意,也能夠在繁忙的生活中,每日撥出十分鐘來讀經,所以希望可以收到你的報名表。
關於上兩次送出的記念品,大多數的弟兄姊妹都覺得十分實用,就算一些外來的新來賓也很喜歡。當然我們不希望弟兄姊妹是為了取得記念品而讀經,這記念品只是一個鼓勵,而不是一種賄賂。今年我們也會再設計另一款有意義的記念品作為參與讀經計劃者的鼓勵,盼望今次有更多弟兄姊妹報名,參與這有意義的屬靈健身操,同心建立一個健康的教會。

Sunday, February 4, 2001

健康教會之特質 (周君善牧師)

史華滋先生(Schwarz)乃是德國一所研究教會增長及發展的學會之負責人,他完成了一項調查關於教會增長的調查。其中接受查詢的教會超過一千間,遍佈三十二個國家,以下是他的研究結果,發覺一間健康的教會通常有八種特質。

1. 扶助領袖(Empowering leadership)-幫助信徒完成神所賜予的屬靈 潛力。
2. 恩賜事奉(Gift-oriented ministry)-鼓勵信徒使用恩賜,同時看重聖靈所賜之能力,以致可達成非比尋常的事。
3. 屬靈的熱切(Passionate spirituality)-對屬靈事情的追求及對神之信心。
4. 有效的架構(Functional structures)-常反省教會之架構是否配合教會之運作及發展。
5. 啟發性敬拜(Inspiring worship service)-無論怎樣模式的敬拜都該由聖靈工作,且被神所掌管及經歷祂的同在。
6. 整全小組(Holistic small group)-建立深入支持系統以致不單在真理上有長進,更在個人生命中有影響。
7. 福音傳遞(Need-oriented evangelism)-傳福音不單是舉辦一些聚會,而是按著非信徒群體的需要為重點。
8. 愛的關係(Lowing relationship)-透過語言及行動去讓人經歷及感受神的愛及信徒之間的愛。

盼望這八種特質帶給我們一些提醒及反省,不單是教牧同工,事實上,每位信徒都該思想,我們作為教會中的一個肢體也當關注這些特質之存在,以致使徒教會可以健康地成長及發展,也讓神的國度能繼續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