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1, 2003

怎樣決定是否到牛頓堂聚會? (陳德修牧師)

前主日的問卷調查中,有47人表示已經清楚神感動他們在9月開始到牛頓堂聚會;上主日人數再加8位至55人(分別是第二堂28人及第三堂27人),離開我們派出100人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顯示在招募上仍需努力。但在同一問卷中,共有152人表示仍未肯定留在華埠堂或是參加牛頓堂,願意保持開放態度,如果其中四分之一最後投身參與牛頓堂,目標人數就幾乎達到了,所以希望藉此篇幅,與大家分享一下怎樣決定是否到牛頓堂聚會。

首先,讓我們重溫購入牛頓堂址的目標,是要在波士頓西區建立一個增長的會眾,傳揚福音、建立信徒,實現我們把神的愛宣揚給大波士頓區居民的理想;既然這是我們願意付出代價去完成的事,頭一個要問自己的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我不到那邊聚會事奉?」而不是「為甚麼我要到那邊聚會事奉?」換句話說,響應教會呼籲,參加牛頓聚會,已經是相當足夠的「移民」理由。

留在華埠堂的理由可以很多,包括交通方便(如果你沒有汽車,到牛頓區確是一個困難)、人口眾多(要找派單張、傳福音的對象俯拾即是)、需要龐大(居民和附近醫院病人在心靈、生活和安慰上均有需要)、照顧親友(與父母或兒女一同參加聚會,或探望住在華埠的親人)和守住這戰略性的崗位(在華埠保持一間強壯的教會肯定是父神的心意,也是社區的祝福)。如果你由於上述原因而清楚要留下,可喜可賀;但假若我們不向外發展,建立更多堂址,其他地區或不習慣到華埠的人便不能聽到福音、分享到教會帶來的祝福。以下是決定參加牛頓堂聚會事奉的一些理由:

1. 如前所述,你願意回應教會的呼籲,在牛頓建立一所增長的教會,將屬靈的祝福分享給西區的華人(當到牛頓的人過多,影響華埠堂實力時,教會的的呼籲便自然停止)。
2. 你住在西區,新堂址又在西區,實非巧合,可能是主美好的旨意。
3. 你有福音對象住在西區,希望邀請他們到牛頓堂聽福音:或者你認識家居西區而久不聚會的基督徒,希望帶領他們重新投入教會。
4. 你想接受建立新堂的挑戰,離開熟悉的環境,學習依靠主,鍛練自己,成為主的精兵。
5. 你想獲得建立新事工、「由零開始」的經歷。
6. 你想藉牛頓堂的環境,勉勵自己更多事奉,發現和發展不同的恩賜。
7. 你很想參加牛頓堂,卻恐怕只是自己意思,並非主的意思,但投身的感覺揮之不去;在這情形下,你應該約見教牧同工商談,讓教牧同工給你印証。


最後,有些會友提議招募「短期工人」,委身一至兩年,幫助牛頓堂打好基礎,然後功成身退,重回華埠堂。我認為如果日後人手不夠,呼籲無效,這方法甚好,但如果人手充裕,就沒有這個必要,仍以長期委身為優先;不過基於一會兩址的精神,牛頓、華埠不分彼此,假若你有這樣強烈的感動,可與教牧同工商量分享。至於這主日參加華埠堂、下主日出席牛頓堂的「一視同仁」構想,我們並不鼓勵,因為這樣會引致牧養上的困難。似乎唯一例外的情況,是每月一次回到華埠堂參加婦女團契。說到團契,牛頓堂成立之初,本身團契尚未建立,可以想像兩址的會友都共同參加現有團契,不分彼此,直至日後另有發展,情況才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