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3, 2003

还我教会本色 (鄺偉傑傳道)

國際局勢動盪,伊拉克、伊朗及北韓等野心國家均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美國若干預這些國家的軍備發展,國際局勢將持續緊張,同時恐怖份子攻擊的威脅依然存在,國家的經濟狀況仍有待復甦,在這叫人憂心的時代,人們的自然反應是為自身需要而擔心,失業及待業的固然擔心前路,就算有工作的亦擔心會否被裁員!時勢雖然折磨人心,但信徒仍有應學習的功課,就是去服侍別人,因這正是教會應有本色。

在患難的時局,各人處理自身的問題乃應盡的本份,但我們亦須留意在我們的內心有各種的思想,會藉著這境況叫我們與別人疏離,包括自尊心、臉子、怕欠人人情及自卑感等。這些思想都會驅使我們拒絕別人的幫助,更甚者會自我封閉!若果是個別例子,當然影響不了團契與教會,但在這當前的社會性現象裡,大學生畢業後等待就業,與及被裁員的員工,或者被經濟情況困擾的家庭,已經為數不少,他們的心情已一定影響信徒群體的整體,驅使關係疏離,在這境況中我們可如何回應呢?筆者當然不是叫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不顧顏面的求別人幫助,因聖經不是期望我們被動地去等待別人作出求助,而是主動地去尋找需要幫助的人,保羅在腓立比書二章三至四節提醒我們: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保羅的教導,不單叫我們留意別人的事,更要把別人看作比自己強,我們很容易把受助的人看成弱者,這心態是要不得的,一方面我們祗是神使用的器皿去給予人幫助,沒有神的祝福,我們與別人沒有兩樣,況且,神叫某人經歷試煉,正因為他有成長的潛質,同時我們亦祇謙卑的服侍,因我們作在人身上的服侍亦是作在主的身上(太25:40)。
一間健康的教會,在遭遇風浪及逆境時,信眾的關係不但不應疏遠,相反地應更趨緊密,這才能成為世上的明燈,叫人從屬於真神的群體中找到希望,主耶穌曾說過:「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對哥林多人分享有關馬其頓教會的見證,正是在患難愁苦中依然樂意捐輸助人的事(林後8:1-5),結果得到滿足的喜樂!所以在這磨人的世代,我們更應以助人為本,才可活出教會應有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