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專研後現代主義的學者指出,生活在後現代主義的人們有四大需要:
認同感〈Identity〉:我是誰?
歸屬感〈Loyalty〉:我是屬於那一個群體?
價值感〈Value〉:我可以將甚麼傳給我的下一代?
權力感〈Power〉:我怎樣保護我自己和我的家庭?
當然,也有不少的學者嘗試去解答以上的問題。作為一個有耶穌基督信仰的人,我們也經常去問人生的意義,以及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南加州馬鞍峰教會在華理克牧師的帶領下用四十日的時間去思想怎樣過一個有使命的人生:一個由神的使命導向、指引、控制和推動的人生。結果,這一間已經有過萬人的教會,在這四十日之後,有2,200位原本不投入的會友開始參與事奉;有3,700位願意投身入宣教的工作;671人接受洗禮、1,200位新會友、及主日崇拜增加了2,000人。
一月份有一位在加拿大多倫多華人教會的同工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教會在去年十月也參加了這個四十日使命人生實踐屬靈運動。結果,整間教會充滿生氣,中英文堂有很融洽的氣氛,崇拜人數及事奉人數也不斷的增加。所以,中文堂的幾位同工便開始搜集資料,閱讀有關的內容,發覺這五方面的使命正好配合中文堂今年的主題:建立一個平衡及健康的教會。而且,也能協助訓練更多的事奉人員配合牛頓堂要開展的新的事工。
當與英文同工商討之後,感謝主讓我們看到主的引領,他們經過研究及討論之後,同意一起的進行。所以,這四十日使命人生是一個全教會一起參與的實踐屬靈運動。我們深信,當我們同心合意去尋求神的心意,要過一個有目標的人生時,神一定會繼續賜福華人佈道會,成為更多人的祝福。
要參與這四十日使命人生運動,我們要立志在這四十日中:
1) 每日閱讀「四十日使命人生」靈修日誌
2) 每週背誦一節「四十日使命人生」的聖經金句
3) 每週參加「四十日使命人生」成長小組或主日學
4) 每週參加「四十日使命人生」的系列主日崇拜
為了配合中英文堂的事工,我們決定在五月十一日的主日開始,一連六個主日,在六月廿二日的堂慶主日作為結束。請弟兄姊妹先為自己禱告,預備自己的心及時間參加這四十日使命人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