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聚會人數多寡而衡量教會是否健康;有人要求更加嚴格,以洗禮人數多少作衡量的準則;有人期望更高,以神學生的數目作為牧養工作的指標。無論我們同意這個指標與否,神學生的產生對地方教會和上帝的整個國度都十分重要,因為他們代表了傳道人的來源,教會如果重視傳道人,便也需要重要視神學生。
華人佈道會近年來神學生與會眾的比例未算高,但今年上帝恩待我們,在我們中間呼召了五位(還有一位應該很快便加入我們支持的名單),進入神學院預備自己,要將來被主全職使用。我以也當過神學生,明白二至四年不等的神學訓練得來不易,所以有責任要好好學習,充實自己;另一方面,也要開始努力佈道、參與事奉、培養品格,以免閉門造車,學識和教會生活脫節。但對教會來說,亦有責任將我們的神學生撫養成材,幫助他們最終走上全職事奉的道路,這包括經濟的支持(神學生畢業時如果因學費而負債,要在傳道生涯清還,是極其沈重的負擔)、事奉的崗位(應該讓他們承擔領導的角色,特別要注意發展他們教導的恩賜)、和工場的轉介(最理想是聘用在自己的教會,否則也應該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工場)。
今天週刊附頁列出了五位我們現時支持的神學生簡介,她們都是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其中大部份還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相信大家讀後必定讚美上帝的呼召,以下我謹寫出一些個人觀察:
* 五位神學生全是女性。但願弟兄們趕快興起,回應呼召,不甘後人。
* 其中四位是在美國出生,証明上帝賜福給我們的英文事工,但願中文 堂也產生更多神學生,成為華人教會中中、美文化的橋樑。
* 其中三位生長在基督化家庭,証明自小便被帶到教會的兒童長大後不一定反叛,她們深厚的主日學基礎反而成為神學學習的本錢。
* 神學生在學前期,往往仍未肯定將來事奉的崗位(我昔日也是一樣),教會在這方面應該從旁幫助。
教會的神學生多了,傳道人就更加需要警醒,做好榜樣。我相信一個喜樂滿足的傳道人,是吸引神學生將來加入傳統牧會工作的力量;而我們實在需要更多優秀的人材成為教會的傳道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