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時最受歡迎的揮春之一是「萬事如意」,野心更大的書法家就乾脆寫上「萬事勝意」,反正墨汁只需多用一點,但收穫可能增加不少。
可惜隨著美國經濟放緩,這類的祝福語將受到嚴峻的考驗。近日英文部同工告訴我,英文會眾中已有多人被解僱;而當我和一些弟兄姊妹交談時,也發覺部份正處於裁員的陰影。一旦事情成為事實,其中的失望和失落可想而知。
究竟基督徒是否應該期望萬事如意?贊成的人,認為信主者必蒙主格外的保守賜福,所以事情應該如意,而且聖經應許「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也提到「祈求就給你們」太7:7,因此信徒可以期待滿意的結果。反對的人認為正由於這個要得到滿意的期待,使信徒比常人更易失望,產生埋怨。
其實聖經中充滿神的子民感到事與願違的例子,好像夏娃吃了禁果之後,卻未能和神一樣能知善惡;亞當眼巴巴看著小兒子被大兒子所殺;羅得要到富裕的平原發展卻因所多瑪城被毀而失去一切產業;雅各最愛約瑟卻因此而失了他;約瑟將以色列族遷到埃及為要逃避饑荒,但卻引來日後的妒忌和逼害。這只不過是創世記中的幾個例子,其他經卷所載的事與願違,數不勝數。
保羅覺得身上有一根刺(有人說是他的眼疾)在妨礙他的生活,曾經三次求主把它拿走,但主沒有這樣做,反而是答應他主的恩典夠他用(林前12:9),這成為了我們在面對事與願違時的提醒。
我們每人都有許多願望,如果都萬事如意,可以想像帶來很多利益衡突,或者自然定律反常,世界必然大亂;而更重要的,是人各有意,但神也有祂的意,當我們覺得不順意,事與願違的時候,是否應該更意想神的心意呢?